虽然中国专利产出量巨大,但对外输出量少,只有26件,专业数控车床件,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弱。相比之下,日本专利对外输出高达1121件,其中向中国输出82件(占输出总量4.06%),向美国输出247件(占输出总量12.24%),向德国输出224件(先输出总量11.10%),其技术能力展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。此外,美国和德国数控机床专利输出量也比较大,分别是506件和220件,莱芜数控车床,也展示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。
日本、德国技术沉淀凸显工匠精神,中国技术积累根基尚浅
从各国的专利申请趋势来看,日本、德国数控机床专利从上世纪70年代后一直维持较为稳定的输出,一方面反映出这两个国家的数控机床技术具有较长时间积累,另一方面说明了日本、德国对技术的持续研发和完善,凸显出日本和德国企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中国数控机床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2005年以后,得益于“十一五”后,国家推动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发展,数控机床技术因此得到长足发展。但是与日本、德国超过40年的技术沉淀相比,中国技术积累有所欠缺,根基尚浅。
关键技术关联度高,技术研发需要突破
机床对质量的监控十分严格,每一台机床在厂内组装后和到达客户端后共需要做两次检测,而部分大型机床在厂内测量后需要先分拆,专业数控车床件加工,在客户端组装后再测量。计量中心杨主任在昆明机床工作近20年,主要负责机床测量和相关工作,他说:“早年在我们还没有接触雷尼绍公司之前,使用的是另一家供货商的激光干涉仪。虽然性能不错,但是每次出差到客户端做验收时都感觉特别吃力,因为单是整套仪器就需要带上3个箱子。后来转用雷尼绍diyi代ML10系列激光干涉仪,系统本体设计紧凑,ck 32数控车床多少钱,一个行李箱就能包含所有配件,十分方便。而我们现在使用多的雷尼绍第二代XL-80激光干涉仪,设计比之前更紧凑,功能也更完善,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。”
斗山加工中心离线诊断
当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要判断是古真有故障时,往往要停止加工,并停机进行检查,这就是离线诊断。离线诊断的日的是修u系统和故障定位.力求把故障定位在尽可能小的范围,如缩小到某一区域或者某一模块等。
旱期的数控装置采用诊断纸带对数控系统进行离线诊断.诊断纸带提供诊断所需的数据。诊断时将诊断纸带内容读入数控装置中的RAM中,系统中的微处理器根据相应的输出数据进行分析,以判断系统是否有故障,并确定故障位置.近期的数控系统则采用工程师面板、改装过的数控系统或专用测试装置进行测试。